一個展示博物館適應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的專題展區、一場關注殘障人士的無障礙博物館國際學術會議、一個回應社會大眾關切的博物館研學倡議、一個中外專家互動交流的主旨論壇、一個“騰博基金”二期項目的成果匯報、六場匯聚思想火花的專題學術會議,還有一場參觀人數高達35萬人次的“博物館文化堂會”……第十屆中國博物館及相關產品與技術博覽會真可謂看點多多,亮點滿滿,令人喜出望外地實現了多個發展新跨越的“突破”。
8月23日至26日,由中國博物館協會、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十屆中國博物館及相關產品與技術博覽會(以下簡稱“博博會”)在呼和浩特市敕勒川國際會展中心舉辦。作為一場文化與科技融合的盛會,本屆“博博會”不僅是創辦二十周年來舉辦的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次文化盛宴,也是博物館邁入新發展階段、履行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的重要展會,更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文化思想豐富內涵的重要舉措之一。
圍繞“博物館高質量發展:教研并重 數實融會”這一主題,本屆“博博會”全面系統地展示了黨的二十大以來博物館行業的新動向、新理念、新創意、新技術、新成果,在教育、研究、展覽展示和國際交流等多個領域,在專業化、社會化、大眾性、傳播性等多個方面,都取得了顯著成就。
探索展示形式?共繪“數智”新時代
本屆“博博會”展覽面積超過5萬平方米,共有552家博物館及企業參展。展覽設有“全國博物館發展成果展示區”“全國文博企業發展成果展示區”“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文博事業綜合展示區”“博物館數智化專題展示區”“文創產品及休閑互動區”等五大展區。“全國博物館發展成果展示區”匯聚了394家博物館過去兩年在展覽陳列、社會教育、科學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叭珖牟┢髽I發展成果展示區”展示了158家參展企業在互動體驗、視頻展播、實物方面的新技術、新產品、新成果?!皟让晒抛灾螀^、呼和浩特市文博事業綜合展示區”分別展示了內蒙古各地文博事業的發展成就。呼和浩特市民與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對展會表現出了極大的關注和極高的熱情,展館內人頭攢動摩肩接踵的景象,再次印證了近年以來的“博物館熱”,的確是無論大江南北、不分暑熱冬涼。
信息技術在博物館的應用,成為本次“博博會”的一大亮點。作為“博博會”上首次開設的“博物館數智化專題展示區”,聚集了全國24個高質量博物館數字展示和智慧化建設成果與應用,代表了博物館人適應迅猛發展的信息技術的最新成果和最高水平,彰顯出數據在博物館管理和服務等方面增效提質的巨大潛能。創新的策展方式以及豐富的體驗活動,開幕首日便吸引了大量觀眾。
拓寬國際視野?掀起“研究”新浪潮
此次“博博會”主題論壇聚焦“教研并重 數實融會”,來自法國大皇宮博物館、故宮博物院、蒙特利爾大學、南京博物院、上??萍拣^等6名中外文博領域代表,從博物館數智化建設的探索和成就、博物館在文化傳承中教研結合的歷史使命等方面分享了中外博物館最具前沿性的開創性舉措。值得一提的是,本屆“博博會”特設了法國展位,匯聚法國文博行業的優秀產品和法國各大博物館的交流展覽項目,法國大皇宮博物館、法國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法國吉美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以及多家法國企業首次來華參加“博博會”,為中法建交60周年紀念活動“悄悄”增加了一個獨特的內容。
為落實“致力于減少不平等,幫助殘障人士融入社會生活”的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要求,中國博協攜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本次“博博會”上共同主辦了“無障礙博物館學術研討會”。會議充分研討了建設“無障礙博物館”這一崇高事業的實踐路徑,15位來自海內外博物館、公益組織、高校的專家學者圍繞“中國提升博物館無障礙的優秀實踐”“提升博物館無障礙的指導方針”兩個主題,探討了如何建設包容、無障礙的博物館,力求讓每一位觀眾都能享受到平等的文化體驗。會議正式啟動了“為殘障人士構建無障礙博物館”項目,預示著中國博物館開始邁上更加國際化的平等、包容、共享的新臺階。
作為全國博物館工作者共商博物館事業發展大計的平臺,“博博會”匯聚了各個方面領導、專家的智慧。專家們在6場研討會上對文博行業新形勢、新任務進行了討論,并聚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博物館數智化、展覽策劃、志愿服務、絲綢之路貿易等主題,突出了本屆“博博會”學習、研討的專業性。?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博物館實踐”學術研討會進一步探討如何在促進中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進程中釋放博物館的積極力量;“博物館數智化高質量發展”學術研討會從不同角度闡述博物館在數字化轉型及智慧化升級方面的新成就,并展望未來發展的方向;“《策展筆記》叢書(第二輯)座談會”分享了眾多博物館和策展人的多元視角與前沿動態;“陳列展覽的新視界與新趨勢”研討會回顧了博協藝委會成立40年的發展歷程;“志愿服務管理風險防范”學術研討會探討了博物館志愿服務法律問題、志愿服務相關法律法規、志愿服務制度建設、志愿服務管理風險防范、志愿服務過程中產生的知識產權歸屬等問題;“絲路印記——絲綢之路貿易”專題學術研討會則顯示了博物館人介入古代絲綢之路經濟、政治、文化交往和不同文明互學互鑒研究的深度與廣度。?
發時代先聲?奏響“教育”新樂章
本屆“博博會”還舉辦了多場面向公眾的專題講座和社教活動,形式豐富多樣,觀眾反響熱烈,場場爆滿,座無虛席。
從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講述博物館的使命與擔當,到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主持人小鹿姐姐倡議少年兒童走進博物館去探索未知世界,再到南通市富美帽飾博物館館長孫建華講述時尚之美,三場專題講座內容豐富,引人入勝。主講人以平實樸素又生動有趣的敘述方式,將他們與博物館的點滴故事娓娓道來,充分展示了博物館文化的物質與精神之美。
社教活動是博物館發揮教育功能的重要方式,本屆“博博會”以精彩紛呈的社教活動開啟富蘊文化魅力的博物館之旅。36場精品活動、50多家博物館、1000余名參與者、3200分鐘陪伴互動時長,“博物館真奇妙”少年兒童教育互動體驗區為全年齡段參與者提供了深入了解和體驗中國博物館文化建設成果的機會。故宮博物院的“宮中好乘涼·繪制玻璃冰杯”、成都武侯祠博物館的“三國匠造所·繪制人物臉譜”、陜西歷史博物館“大話唐朝·智勇大闖關”等活動,都場場約滿、好評如潮。各博物館帶來了別出心裁的文化創意,解鎖了國潮IP的創新玩法,帶領大小朋友們體驗知識與樂趣的完美結合。?
為更有效地引導推進博物館研學的高質量發展,積極回應社會大眾對博物館行業的熱情關切,參與本屆“博博會”“規范與邊界:博物館研學發展論壇”的與會代表們,經過嚴肅、認真的思考與討論,就規范博物館研學發展諸多領域形成共識,集體發布《關于規范博物館研學的呼和浩特倡議》,呼吁廣大博物館人“以開放和鼓勵的積極態度,努力探索不同形式、不同層次、不同目標的研學模式”,主張博物館研學要“把握育人導向,彰顯研學特性”“堅持公益惠民,豐富研學供給”“引導社會參與,保障研學效果”“樹立專業標準,健全監管體系”。倡議旨在更好鼓舞全國各地博物館積極行動起來,更多社會單位參與博物館研學隊伍中來,進一步激發文化創新活力,推出數量更多、質量更優的研學文化產品,以滿足大眾對高質量博物館研學活動的需求。
傳播熱力十足?煥發“博博生機”
在4天展期內,“博博會”迎來了35萬余人次的觀眾,是上一屆鄭州“博博會”10萬人次的3.5倍,創歷史新高。8月20日至26日,第十屆“博博會”小程序訪問量達到6688956次。觀展熱度持續攀升,系列講座一票難求;展期的第三天,呼和浩特霖雨不斷,但來自全國各地和呼市的觀眾雨中排隊的熱情依舊不減,敕勒川草原在客流高峰的“大考”中喜獲佳績。
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光明日報、中國日報、中國新聞社、人民網、中國文化報、中國旅游報、中國文物報等各大媒體蓄勢聚力,爭相報道。來自北京、內蒙古、呼和浩特、上海、浙江、河南、貴州、江蘇、安徽、山西等地近300名媒體記者開展了專題報道、視頻播報等多種形式的主題宣傳,多日置頂宣推,持續關注。央級、省級、地市級主流媒體共刊發新聞報道近萬條。騰訊、網易、今日頭條、百家號等新聞資訊平臺以及嗶哩嗶哩、優酷、西瓜等視頻分享平臺廣泛轉載。
微博、微信、抖音、小紅書等網絡社交媒體平臺也為此次“博博會”增添熱度,相關宣傳圖文視頻覆蓋了大批用戶群體。據不完全統計,“博博會”期間,網絡平臺線上發文總量達7.82萬條,互動聲量816.06萬,影響力值92.52億,僅微博、微信等社交平臺相關話題詞閱讀量就已超5.8億次。
本屆“博博會”繼續進行的“100小時直擊·博博會”融媒特別報道,匯聚了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博物館的文化精髓與科技創新成果,實現100小時全流程智慧媒體傳播和“云上”體驗,為觀眾帶來了一場視覺與知識的雙重盛宴。截至目前,全網視頻直播觀看量超過80萬次。同時,直播小程序中還發布了250余家博物館的宣傳視頻、32位國內文博領域專家現場訪談、記者探館等精彩直播報道,讓觸達觀眾置身于一場穿越時空的文化之旅。
作為第一次在北疆少數民族地區舉辦的“博博會”,主辦方努力以多彩包容的姿態為呼和浩特這座富有文化底蘊和民族特點的城市點亮了一座新的文化燈塔。例如,在展區創意墻上有許多蒙文留言,工作人員尋求當地居民的幫助,一一作了翻譯。便簽上寫滿了觀眾對本屆“博博會”的謝意與祝福,他們表示,非常感謝主辦方為大家提供了一個展示文明、交流學習的寶貴機會,豐盈了生活、滋養了精神。
呼和浩特第十屆“博博會”是一屆給了人們眾多驚喜的“博博會”,一屆給了人們豐厚收獲的“博博會”。中國博物館協會理事長劉曙光說:“讓我們共同期待著下一屆‘博博會’,共同努力,開啟新的文化篇章,在一個新的城市,續寫下一屆‘博博會’新的華章、新的輝煌!”
(艾靜芳 李晨 游敏 顧婷 雪曉楠 景思源)